• <strike id="mjj03"><sup id="mjj03"></sup></strike>

      1. <strike id="mjj03"><label id="mjj03"></label></strike>
        1. <ul id="mjj03"><legend id="mjj03"></legend></ul>

          移動端

          首頁 > 科研教學(xué)>科普知識

          少年之傷,家庭治療父母篇

          發(fā)布時間:2023-11-30    發(fā)布作者:文/副主任醫(yī)師 心理治療師 胡鳳領(lǐng)

          北大徐凱文教授調(diào)查發(fā)現(xiàn)北大新生中30.4%厭學(xué),只因孩子患有空心?。▋r值觀缺陷所致的心理障礙),同時伴有情緒低落、興趣減退、快感缺乏等癥狀,很容易被診斷為抑郁癥,并出現(xiàn)青少年非自殺性自傷(NSSH),但此類患者在青少年門診非常常見。

          我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?曾經(jīng)的乖巧、自律、優(yōu)秀怎么就“戛然而止”了呢?!孩子的小心翼翼真的是與生俱來的嗎?沒有無緣無故的結(jié)果,那孩子到底想表達什么呢?在我的心理治療門診中,當(dāng)面對父母的茫然、無辜和憤怒的表情時,有近80%的青少年孩子置若罔聞,只是淡淡地說,“他們不明白,也不理解我”。當(dāng)他們拒食、貪食、熬夜、玩游戲、厭學(xué)、網(wǎng)絡(luò)自我嘲諷時,面對父母的質(zhì)疑,他們只會說“我只有此刻才會感受到自己的存在,還活著”。

          父母實在想不通,自己一路呵護備至長大的孩子,最后走進了心理診室。這些孩子不是與父母進行正常的言語交流,而是選擇劃傷自己、拒食、貪食、熬夜、玩游戲、厭學(xué)、網(wǎng)絡(luò)自傷等方式與父母“交流”,那我們父母該怎么辦呢?

          1.覺察自我,感知自我,化解自己的情緒。

          當(dāng)我們的孩子在進行自我傷害時,我們的身體發(fā)生了什么樣的變化,“緊張、發(fā)抖、憤怒”?還是“鄙夷、漠視”?我們要捫心自問,“為什么我們的孩子會傷害自己”,“我們到底做了什么會讓孩子有這樣的行為”,“他/她在向我們傳遞什么信息”,“我們的身體或情緒的反應(yīng),對于孩子意味著什么”,“我們感受到了挫敗感嗎”,“到底是孩子很失敗,還是我們很失敗”。在心理診室里,曾經(jīng)有過這樣一位鄉(xiāng)村男教師,他表現(xiàn)非常優(yōu)秀,干事井井有條。他的妻子經(jīng)常說:每日出門一剎那,必須中規(guī)中矩,應(yīng)該有絕對的儀式感,對妻子和孩子的隨意和懶散是一種鄙夷的表現(xiàn)。如今,面對初三的兒子突然少食少動,一天一餐,晚上游戲,白天睡覺,不出門,不上學(xué),動輒拿美工刀割自己的前臂,他非常受挫,覺得生活不在既定的軌道運轉(zhuǎn),不堪痛苦。面對這樣的家長,我會問:“你看到孩子自傷你很受挫,你猜你的孩子會是什么感受?”“孩子得遇到什么樣的事情,才能這樣虐待自己?”“此刻的孩子,最希望你怎么回應(yīng)他?”“你有什么好辦法化解自己的情緒呢?”

          2.共情、接納孩子一切的行為。

          美國學(xué)者戴蒙德教授帶領(lǐng)團隊發(fā)明了依戀性家庭治療,專門用于治療青少年NSSH。

          他們認為,NSSH青少年并不是真地想毀滅自己,而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試圖喚起一段理想的正性依戀,以修復(fù)幼年期受損的依戀關(guān)系。作為父母,我們需要停下來、慢下來、放下評價,試著去看到孩子發(fā)生自傷行為時他們經(jīng)歷了什么、他們的想法是什么、情緒如何、身體是怎樣難受;試著去看到他們在自傷行為之前已經(jīng)做出的努力,試著去看到自傷行為在那一刻對他們的意義;試著去理解他們,并把這種理解傳遞與反饋給他們。

          青少年希望通過自傷的行為方式去調(diào)整與改變自己,緩解內(nèi)心的痛苦。自傷是孩子發(fā)出的一種求救信號,亦是救贖親子關(guān)系的一次機會。所以,請記住,自傷的孩子只是希望得到缺失的愛與安全感,父母需要認可自傷行為發(fā)生時他們的感受和自傷行為的功能,這種認可要充分、有耐心、需持久,父母才能看到青少年改變的希望。

          試著陪伴他們,給他們安慰和擁抱,幫他們處理傷口,給他們找創(chuàng)口貼、碘伏消毒液。這并不是鼓勵他們這么做,更不是認可自傷行為本身,而是表達你的關(guān)心。

          3.正確地詢問、少言,保持一顆好奇的心,和幫助的態(tài)度,并替他/她保密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Mitchell博士強調(diào):自傷青少年的父母應(yīng)該“溫柔而親近”地與孩子對話,目的是和孩子建立信任的關(guān)系?!皽厝岫H近”的對話氛圍應(yīng)該是健康、真實、安全和不帶偏見的,同時允許青少年有了解自己心理狀態(tài)的空間。請記住,不要假設(shè)孩子在想什么,如果他們回答不知道或不想說,或者不搭理你,請父母滿足于“不知道”!

         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,父母的言行都會在孩子的言行中反射出來。父母看到的是問題孩子,那孩子必然不會令你失望,終究會以一個問題孩子呈現(xiàn)給你;父母看到的自傷只是孩子的一個問題,孩子就會如你所愿,嘗試和你一起去面對這個問題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不同的對話方式,孩子的感受是不一樣的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1701314265415.png

          如果家長在家中發(fā)現(xiàn)了血跡、刀片,或者明確的傷痕,請“溫柔而親近”地和孩子談?wù)勊麄兊那榫w和健康狀況,而不是只談刀片和傷痕。

          學(xué)會正確的陪伴、支持和引導(dǎo)。幫助青少年養(yǎng)成正確的認知和良好的自信心,面臨困難時更加自信和積極面對,從而減少NSSH的發(fā)生。



          地址:銅陵市淮河大道南段1758號
          門診咨詢:0562-2190474
          專家熱線:18956288098/18956288097
          心理熱線:0562-2167912
          • 移動端

          • 銅都心里健康公眾號

          • 銅陵市第三人民醫(yī)院公眾號

          亚洲成片在线观看,一本到中文无码AV一区,亚洲综合av一区,精品欧美视频一区二区 韩国在线一区精品无码视频 免费看国产成年无码av

        2. <strike id="mjj03"><sup id="mjj03"></sup></strike>

            1. <strike id="mjj03"><label id="mjj03"></label></strike>
              1. <ul id="mjj03"><legend id="mjj03"></legend></ul>